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“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《技术实务》考点:预先危险性分析法”,欢迎阅读参考,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一级消防工程师栏目。
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《技术实务》考点:预先危险性分析法
火灾风险评估方法-预先危险性分析法
概念: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,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,对系统存在火灾风险类别、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,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火灾危险性。
1、分析步骤和分级
(1)调查、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相似区域火灾事故发生情况。
(2)辨识、确定危险源,并分类制成表格。
(3)研究危险源转化为火灾事故的触发条件。
(4)进行危险分级。(I级:安全的;II级:临界的;Ⅲ级:危险的;IV级:破坏性的)
2、辨识危险性
(1)直接火灾:当可燃物质和氧气共存时,遇到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,称作直接火灾。
(2)间接火灾:间接火灾系指受到外力破坏引起本身发生火灾的情况。
(3)自动反应:有些化学物质本身带有含氧分子团,不需外部供氧就能发生氧化反应。
(4)人的因素:人的可靠性较低,往往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造成误操作而发生事故。
3、预先危险性分析格式
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可列为一种表格。火灾风险定性评估的最终结果以风险等级表征(N:风险极大,需要立刻采取行动;H:风险性高,需要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;M:中等风险性,需要指定人员负责处理;L:低风险性,需要日常定期维护管理)。
4、危险性控制
危险性控制包括限制能量或、防止能量散逸、降低损害和程度的措施、防止人为失误。
推荐阅读: